2025年度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创新生物药” 项目指南

发布机构:(略)

发布日期: 附件:0

重点摘要

关键词

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创新生物药”项目围绕打造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精 准治疗和临床价值为导向,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机 制、新靶点、新结构创新生物药,着力攻克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技 术瓶颈、核心原材料和重要设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融合,努力打造我国在生物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一、重点领域攻关方向

瞄准生物药领域全球研究热点,聚焦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重 点领域任务攻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 年度指南围绕多肽蛋白长效化技术、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等研究方 向,启动5项重点攻关任务。

1001多肽蛋白药物长效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发内容:针对多肽蛋白药物的半衰期短、频繁给药、患者 依从性差以及部分疾病需要持续治疗等问题,开展新结构多肽和 蛋白质长效化技术研发,并推动临床应用。具体包括:通过人工 智能辅助蛋白设计、降解位点定向改造、多糖基化位点修饰等技 术优化和改进重组蛋白、多肽等大分子序列;通过蛋白质糖基化工程、代谢工程以及无细胞合成等技术,建立稳定表达多肽和蛋 白质长效药物生成体系,突破细胞培养、蛋白纯化等关键工艺; 开展系统性成药性评价,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临床研究,推进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创新药研发。

考核指标:搭建全球领先的长效多肽蛋白药物开发平台;推 动不少于3个候选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初步证明长效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不少于2个长效化多肽或蛋白药物的临床 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个进入临床II期,提升长效化多肽和蛋白 药物产业化能力;申请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2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1002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药物与抗体结合的生物标志物、靶向能力、 稳定性、药物抗体比(DAR)、偶联技术、内吞机制、耐药性、 免疫原性以及制造和质控等问题,研发稳定性好、DAR合理、 多载荷、低免疫原性、安全性佳、具有临床优越性的全新结构新 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具体包括:开发新生物标志物,研 究多靶标靶向组合与协调策略,提高ADC的靶向性和疗效;开 发新型偶联技术和新型偶联连接子,确保药物与抗体的稳定结 合,优化ADCDAR,提升药效和安全性;开展多载荷、多种 10 类载体合理组合的偶联药物研究,改善ADC的耐药性;通过序 列优化和糖基化修饰等,降低ADC的免疫原性;开发高灵敏度 的生物标志物和免疫原性质检测方法。

考核指标:构建新型ADC设计、验证平台;开发不少于3种 针对不同靶点、新型偶联技术或耐药性低的新型ADC候选药物, 完成临床前研究,获得不少于2个ADC临床试验批件,推动至少 1个进入临床II期;申请不少于5项与ADC相关国内外发明专利。 预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5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1003 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CAR-T等细胞治疗产品在实体肿瘤或免疫性 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与适用性等关键问题,推进新型通用 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具体包括:研究高效基因编辑工具 与策略,利用合成生物学等方式提高细胞能效性,降低免疫原性 和脱靶毒性,为研发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构建具有特异性靶向功能的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方案,提高疗 效与患者可及性;建立通用型CAR-T细胞规模化制备工艺和质量 研究创新体系,实现通用型CAR-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标准化、 大规模生产和质量稳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相关产品临 床前研究,加速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转化及上市。

考核指标: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型细胞治疗药物开 发及生产平台;建立成熟、稳定的通用型CAR-T基因修饰细胞产 品规模化制备工艺,达到不少于500剂/批次的细胞制备规模;开 发1-2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高效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试验批件,拓展2-3个晚期实体肿瘤或免疫性 疾病临床适应症,推动至少1个完成临床I期,初步证明疗效和安 全性;获得不少于2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 超过2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原则 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1004 支撑重大疾病核酸药物疗法的高效精准靶向递送技 术及药物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效率低的现状,开发基 于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的高效、安全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 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和靶向性,并推动临床应用。具体包括:开 发基于AI的可电离脂质设计引擎,加快攻克载体设计平台和组装 技术,构建新型可电离脂质库;建设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靶向递 送平台,研发精准修饰递送技术策略;开展自动化高通量脂质纳 米粒(LNP)制备及检测技术路线攻关,建立高效安全的新型脂 质递送系统及质控新技术和新标准;搭建核酸序列设计与优化平 台,提升核酸药物的成药性和可开发性。

考核指标:研发不少于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电离脂质 分子系列,递送效率不低于SM102等商用脂质;建立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的核酸药物递送研究技术平台和创新技术研发体系;完成 高通量自动化的LNP制备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工艺,实现周处理能 力达百个以上LNP的多样本的平行混合和换液,达到规模化制备 水平;依托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NP递送系统,完成2-3 个创新核酸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试验批件并 开展临床研究。预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2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1005新型DNA疫苗药物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等重大疾病新型防治需求,精 准设计、构建安全高效的新型DNA疫苗治疗药物。具体包括: 针对关键分子靶标,基于人工辅助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新型 治疗性DNA疫苗靶标、分子佐剂序列与结构等设计;针对DNA 药物递送难题,开发出注射型和皮内递送型等安全高效的新型递 送系统及平台技术,突破微针给药等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DNA治疗药物、分子佐剂系统、新递送技术和新治疗策略; 揭示新型DNA疫苗设计和递送系统对递送效果和免疫应答的构 效关系和机制;突破DNA疫苗递送、分子佐剂以及规模化制备 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瓶颈,设计连续化、智能化先进制造工艺及相关制备装置并进行批量化制备,建立适用于新型DNA疫苗生产 的符合国际化标准的质控技术、质量标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开 展临床亟需治疗性药物品种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推进新型 DNA疫苗的产业转化和应用。

考核指标:阐明新型DNA疫苗免疫治疗机制,研发1-2项快 速疫苗效果、免疫应答评价技术和方法,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DNA疫苗递送系统、分子佐剂系统1-2项;搭建全球领先的 DNA疫苗开发及生产平台,力争建设1-2项规模化制备中试车间 或示范工程,不少于1项适用于新型DNA疫苗的智能化制备工 艺;建立DNA疫苗制备、表征、质量控制和评价标准等新技术 和新标准2-3项,完成至少1项新型DNA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评 价,基于已有成果推动临床转化,获得不少于1个临床试验批件, 推动至少1个进入临床I期。预期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有关说明:定向组织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实 施;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5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 3年。

二、新一代多肽、蛋白和抗体药物研发

发挥新一代多肽、蛋白和抗体药物高特异性、低毒性和可靶 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的优势,着力提升临床用药多样性、高 效性和安全性。2025年度指南围绕新靶点的生药物研发、多肽药 物规模化生产等研究方向,启动4项重点攻关任务。

2001基于原创靶点发现的多肽、蛋白或抗体药物研发 14

研发内容:针对国内原创靶点药物空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原创靶点的多肽、蛋白或抗体药物。具体包括:通过将高通 量多组学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筛选与肿瘤、自身免疫性 疾病、代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原创靶点; 利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验证靶点在疾病中的关键作 用,明确其生物学机制;基于原创靶点,设计并构建新型多肽、 蛋白或抗体,在体内外验证药效以及安全性;通过原创靶点发现 和机制研究,加速推动创新型多肽、蛋白或抗体大分子药物产业 化进程,全面提升药效和安全性。

考核指标:搭建全球领先的生物药开发平台;开发不少于2 种基于原创靶点发现的多肽、蛋白或抗体等候选药物;获得不少 于2个临床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个进入临床II期;申请不少于5 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5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2002多肽药物的规模化生产关键新工艺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以GLP-1类为代表的多肽类药物产品的广阔 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以大幅降低多肽药物原料的生产成本为目 标,通过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多肽合成化学等多学科技术方 法交叉融合,发展多肽药物生产新工艺、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 用。具体包括:基于人工智能设计多肽及其基因序列、构建高产底盘菌株、优化生物代谢合成;建立表达菌株无抗生素压力下的 高密度发酵生产工艺,实现源头无抗生素残留;建立高效工具酶 设计改造、多肽中间体酶催化和转化、分离纯化等重组多肽产物 后加工新技术;构建非天然氨基酸表达系统方案,建立含有非天 然氨基酸的多肽药物分子库,可用于创新多肽药物的筛选开发; 建立将重组长链的、结构复杂的多肽与化学合成短肽或化学修饰 技术相组合的创新生产工艺,实现需求量大的多肽药原料的低成 本规模化生产;通过人工智能和宏基因组分析,挖掘促进含多二 硫键的多肽正确折叠的工具蛋白酶,用于环肽的生产。

考核指标:构建多肽药物原料的序列设计、生产底盘菌设计、 产物后加工、多肽中间体酶催化和转化、分离纯化、多肽化学合 成和化学修饰的组合生产等技术平台;相比于化学固相合成方 法,将GLP-1类多肽原料生产成本降低40%;纯化制备成本降低 30%以上;环肽的折叠正确率比化学合成工艺高20%以上;申请 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以GLP-1类多肽为例,生产规模达 到保障规模化多肽供应可及性。预期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2003非ADC类新型偶联药物的创新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重大难治性疾病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基 于新靶点、新生物标志物,研究新型偶联药物及其关键技术,利 用化学和生物技术方法,发展新型偶联药物(XDC),包括但 16

不限于:多肽偶联药物(PDC)、病毒样药物偶联物(VDC)、 抗体-siRNA偶联物(ARC)、核素偶联药物(RDC)等,通过 靶向递送实现药物的精准递送和精准治疗、显著提高疗效并减少 副作用。具体包括:针对关键分子靶标,基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 术辅助开展新型偶联药物的序列与结构等构效关系设计;发展多 样性的新型偶联药物及其原创关键技术,拓展靶向载体、连接子、 被荷载药物的类型及偶联方法等;建立规模化制备核心技术和质 量标准,推动产业转化和临床应用。

考核指标:搭建全球领先的新型偶联药物及其原创关键技术 和偶联新药开发平台,产生不少于2项新型偶联药物的原创关键 技术;推动不少于3个针对实体肿瘤或免疫性疾病等的候选新型 偶联药物分子进入临床前研究,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试验批件, 推动至少1个完成临床I期,证明新型偶联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申请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5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2004基于工程化活体微生物递送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发 研发内容:聚焦难治性重大疾病新型治疗需求,开发以益生 菌等活体微生物为载体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实现生物活性药物的 局部直接递送。具体包括:筛选和设计活体微生物-生物大分子 药物工程化菌株,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优化菌株性能,评估药物表达量和稳定性,筛选优势菌株;基于动物模型评估优势菌株在 宿主体内的定植效果、药物表达水平、持续时间及安全性,验证 其对难治性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搭建活体微生物的基 因编辑技术平台,结合基因组编辑技术评估EcNAKK菌、酵母 菌、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等常用活体微生物的基因插入位点对不同 生物大分子药物表达水平和稳定性的影响,实现精准控制药物表 达;开展针对难治性重大疾病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验证。

考核指标:构建1-2个高效表达生物大分子的工程化活体微 生物平台;筛选出至少3种优势菌株并完成动物模型中治疗效果 验证;完成不少于2种工程化活体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争 取获得不少于1个临床试验批件;申请不少于4项国内外发明专 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三、新型细胞治疗药物开发

积极抢抓以免疫细胞和干细胞治疗等为核心的细胞治疗发 展风口,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细胞治疗药物转化研发 体系。2025年度指南围绕新型诱导多能干细胞疗法、间充质干细 胞产品等研究方向,启动4项重点攻关任务,委托江苏省产业技 术研究院组织推荐。

3001基于T细胞受体的免疫细胞药物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传统T细胞受体(TCR)和TCR类抗体序列 筛选技术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研发快速、低成本、 高通量的新型TCRTCR类抗体技术平台,开发基于TCR的细胞 治疗(TCR-T)或T细胞衔接器(TCE)等药物。具体包括:开 发高通量TCR/TCR类抗体文库构建技术,实现大规模候选序列 的快速生成;构建高效TCR/TCR类抗体表达和展示系统,确保 候选序列的高效表达和功能验证;建立高灵敏度TCR/TCR类抗 体筛选方法,从海量序列中快速筛选出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候 选分子;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验证筛选获得的TCR/TCR 类抗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体内治疗效果;开发配套的生物信息 学分析工具,用于筛选数据和候选序列的优化设计;建立标准化、 自动化的筛选流程,降低筛选成本,提高筛选效率。

考核指标:构建新型TCR设计、筛选与验证平台;开发不少 于3种针对不同肿瘤靶点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TCR-T药物或 TCE等候选分子,完成临床前研究;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试验批 件并开展临床研究;申请不少于5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 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 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3002靶向KRAS突变型实体肿瘤的新型细胞治疗药物开发

研发内容:针对当前实体肿瘤中KRAS突变高发但靶点难成 药的困境,深挖驱动肿瘤进展的关键靶点分子,开发精准靶向的 细胞治疗药物。具体包括:结合多组学研究绘制难治性实体肿瘤 免疫表型图谱,揭示KRAS突变驱动的代谢重编程机制,解析代 谢组学中异常通路与关键分子;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靶点抗原 平台,系统性筛选发现特异性识别KRAS突变新生抗原的分子, 利用多维度功能验证平台评估其靶向性与功能性;开发靶向 KRAS突变的功能增强型细胞疗法;通过源头创新靶点的发现和 机制研究,推动靶向KRAS突变型实体肿瘤细胞治疗药物的产业 化进程,突破成熟靶点同质化竞争格局。

考核指标:建立稳定、满足临床需求的细胞治疗药物平台, 开发全球领先的靶向KRAS突变的细胞治疗药物,在实体肿瘤中 获得疗效;完成临床前药理毒理评估,获得不少于1个临床试验 批件并开展临床研究;申请不少于5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 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 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 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3003新型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疗法开发

研发内容:针对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及其衍生细胞在帕 金森病、渐冻症、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开发 安全有效的新型iPSC及其衍生细胞疗法。具体包括:开发新一代iPSC制备技术,运用基因编辑、细胞重编程等手段,优化细胞培 养条件与诱导因子,精准调控细胞分化进程,提高iPSC的诱导效 率与质量;针对异体通用型iPSC衍生细胞治疗,通过对细胞表面 抗原、免疫调节分子等关键因素的研究,设计创新策略降低异质 性并克服免疫排斥难题。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iPSC衍生细胞疗 法技术体系,在重大难治性疾病中取得突破性疗效;完成新一代 iPSC衍生细胞疗法关键药学研究及主要非临床研究,获得不少于 2个临床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个进入临床II期;申请不少于4项 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 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 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3004新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基于间充质干细胞(MSC)高度的自我修复、 多向分化等临床研究潜能,开展基于新靶标、新机制的MSC产 品研发,重点突破MSC新产品及其工程化/新制剂技术。具体包 括:通过多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的协同运用,深度挖掘 潜在靶点,解析MSC与相关细胞和组织在复杂疾病微环境下的 作用机制;运用新型细胞工程等技术,优化细胞培养体系、调控 细胞因子表达,设计并构建具有精准治疗功能、增强靶向性与治 疗效果的新型MSC工程化产品;筛选与干细胞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验证新型MSC产品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考核指标:建立标准化、高效的MSC工程化技术平台,筛 选不少于2个与干细胞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开发至少1个基于 新靶标或新机制的MSC产品,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或罕见病中取 得显著疗效,并建立临床诊疗规范;完成干细胞药物人体临床药 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 个进入临床II期;申请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 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 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四、肝外靶向递送系统关键技术以及核酸药物研发

加速发展核酸药物,实现从根源上调控致病基因表达,有效 拓展疾病治疗靶点和空间。2025年度指南围绕个性化mRNA肿瘤 疫苗、针对细胞疗法的核酸药物开发等研究方向,启动3项重点 攻关任务。

4001基于新型肺部吸入式递送系统的核酸药物开发

研发内容:针对核酸药物肺部递送效率不佳的现状,研发基 于新型吸入式递送系统的核酸药物,并在重大疾病领域进行应 用。具体包括:开发高效穿透肺组织生物屏障的递送系统,确保 核酸药物能够有效到达肺部病灶;设计精准靶向肺部病灶的递送 载体,提高核酸药物在靶部位的富集和滞留;揭示递送系统在组 22 织细胞层面的运输识别机制,阐明核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 力学特征;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评估递送系统的安全性、 有效性和稳定性;开发适用于吸入式递送系统的核酸药物制剂, 优化其理化性质和雾化性能;建立吸入式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质 量控制标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考核指标:构建国际先进水平的基于新型吸入式递送系统的 核酸药物开发平台;开发不少于2种基于新型肺部吸入式递送系 统的核酸药物候选分子,完成临床前研究;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 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个完成临床I期;申请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 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4002安全高效的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开发 研发内容:针对肿瘤免疫治疗中存在的个体化差异大、免疫 原性不足和安全性问题,研发安全高效的个性化mRNA肿瘤疫 苗。具体包括:开发基于肿瘤新抗原的个性化mRNA疫苗设计平 台,提高肿瘤新生及肿瘤相关抗原预测准确性;优化mRNA序列 结构和递送系统,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增强免疫原性; 通过新型佐剂和递送技术的应用,提升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和靶 向性;针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开展多靶点联合疫苗研究;通过 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评估疫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及其安全性;开发高灵敏度的免疫监测方法,用于评估疫苗的免疫激活效 果和临床疗效。

考核指标:搭建安全高效、全球领先的个性化mRNA肿瘤疫 苗研发平台;获得不少于2个临床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个完成临 床I期,初步证明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申请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 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4003针对体内细胞治疗和抗体生成的核酸药物开发

研发内容:针对核酸药物在体内递送效率低、靶向性不足及 功能表达短暂等问题,开发适配体内细胞治疗和抗体生成的核酸 药物体系。具体包括:开发靶向特定细胞的递送系统,设计特定 细胞亚群特异性配体修饰的脂质纳米颗粒或外泌体递送系统,实 现核酸药物的精准靶向投递;运用环状mRNA等技术增加mRNA 药物的持久表达,优化核酸序列的化学修饰及空间结构,提高其 在靶细胞内的稳定性、逃逸溶酶体的能力,增强功能蛋白的持久 表达效率;探索抗体等生物大分子药物体内生成策略,实现生物 药在体内的高效合成与分泌,减少体外制备的工艺成本;通过动 物模型验证药物的靶向性和安全性,建立动态免疫监测体系评估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风险。

考核指标:搭建领先的体内细胞治疗和核酸药物协同开发平台,研发1-2项特定细胞精准靶向技术,完成核酸药物靶向性评 价及稳定性检测;完成至少1项特定细胞精准靶向的核酸药物有 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争取获得不少于1个临床批件并开展临床研 究;申请不少于2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 原则上应为后续研发的创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五、前沿技术前瞻布局以及关键核心仪器设备、药用辅料和 耗材的攻关与产业化

针对生物药前沿技术以及核心设备、辅料、耗材等关键产品 技术成熟度、批次稳定性等瓶颈问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创新产品,加快从被动模仿到主动创新进程。2025年度指南围绕 基于AI的药物研发、生物制药色谱耗材、高参数流式细胞仪等研 究方向,启动5项重点攻关任务。

5001基于AI的药物设计研发平台和模型的开发

研发内容:基于大规模分子数据、药物数据及临床数据一体 化整合,通过大数据技术和AI算法创新,发展基于AI的精准药 物设计关键技术,开展疾病相关数据库建设,搭建创新大模型, 实现难成药靶点的理性设计,推动高选择性药物开发。具体包括: 利用分子结构、细胞图像、基因表达等多模态数据高效挖掘靶点; 构建基于AI的药物设计平台,开发基于AI技术的药物分子生成技术,整合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等技术,升级 蛋白大模型;开展药物在复杂机体内药效、吸收、代谢、毒副作 用等模拟和预测,进行新分子实体的初步验证及评价,开展成药 性评价,推动创新生物药研发。

考核指标:搭建全球领先的基于AI的药物设计平台和大模 型,基于AI进行生物药靶标发现、药物设计与优化等,发现靶点 1-2个,提升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开发不少 于4种通过AI优化的药物候选分子;在体内外实验中验证AI设计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推动不少于2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 获得不少于1个临床试验批件,推动至少1个进入临床I期;申请 不少于3项与AI药物设计相关的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达到 国际先进。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5002新型生物制药色谱耗材及分离纯化大数据平台开发

研发内容:面向新型生物制药色谱耗材自主可控需求,构建 生物制药色谱耗材及分离纯化大数据平台。具体包括:通过深度 学习、蛋白质结构预测、计算化学与分子模拟等AI技术,设计高 耐碱性、低相似度序列的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序列;通过小试、 中试等测试新型蛋白亲和层析介质的综合性能,根据优化的蛋白 亲和层析介质,进行软件及硬件方面的蛋白纯化系统优化设计; 基于建立的分离纯化大数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大量积累的高价值实验数据,优化大模型的预测性能,形成人工智能辅导的 化合物色谱分离与纯化综合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建立不少于3项分离纯化大数据模型;开发自主 软件1套;开发不少于2种新型色谱耗材,并在蛋白纯化仪等产品 中应用;申请不少于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预期成果实现自主可 控。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5003高参数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研发

研发内容:面向新亚型细胞发现、细胞谱系研究、肿瘤发生 发展以及新药开发等研究需求,开展高参数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 研发。具体包括:攻关纳升级液滴高通量生成与运动控制技术, 高参数多通道荧光数据解混技术,多重父子门嵌套关系的数字逻 辑映射技术,单细胞分选使能实时判定技术,基于聚苯乙烯磺化 的团簇宽谱荧光发光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精密微米级孔径陶 瓷喷嘴;研制高NA光流耦合石英流体池;研制多通道并行高速 数据采集卡;研发高均一性多荧光通道微米微球等关键部件与校 准试剂;开发高参数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及配套软件,在肿瘤学、 免疫学研究等领域实现应用。

考核指标:荧光通道数>30个;分析通量>70000细胞/秒; 颗粒检测范围:0.08gm-60gm;荧光灵敏度:FITC80MESFPE 30MESFAPC 70MESF;仪器分辨率:FSCCV 3%FITCCV彡3%,PECV彡3%;上样速度:自定义调节范围

10-300gL/min;围绕细胞亚群表型的深度解析等构建不少于2个 应用场景,并在相关应用单位试用,提交应用验证报告。预期成 果达到国内领先。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5004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研发

研发内容:针对生物反应器对长期、连续、原位、多点位传 感监测的需求,以及反应过程控制主要依赖人工经验、自动化程 度低的现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测与智 能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应用拉曼光谱、质谱等技术对反应过程 中培养液营养成分、细胞密度、代谢产物等关键参数进行高精度、 高准确性、高实时性的定量监测与智能化分析;开发过程参数数 据采集/智能控制板卡,完成基于现场控制总线的智能控制硬件 系统开发;开发基于数据驱动的生物反应过程智能控制软件系 统,集成多源数据采集、智能预测及智能调控功能于一体,实现 生物反应器的在线监测、无人值守和高效智能控制,提升生物反 应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考核指标:形成至少1台过程参数在线检测装置样机,1套智 能控制板卡,1套生物反应过程智能控制软件系统;至少1项关键 核心部件获得第三方检测报告;拉曼、流式、质谱等需形成自主 知识产权,关键部件自主可控,申请至少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28

登记至少2项软件著作权,形成团体标准1项;项目成果要在企业 应用,并提供应用报告。预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5005全流程连续化柔性药物生产技术攻关

研发内容:针对传统釜式工艺在传质、传热、传动等方面的 放大瓶颈,开展全流程连续化柔性药物生产技术攻关,从本质上 实现混合的高效性和过程控制的高精准性。具体包括:在药物工 艺早期设计上,融入连续化思维,将现有工艺改进为秒级别的物 理化学过程;研究微反应器内场和外场强化混合和传热的流体性 质,解决极端秒级和毫秒级物理化学过程的放大效应问题;研究 自优化黑箱模型优化算法,算法和连续化设备的深度融合,实现 无人智能优化,提高自优化算法的优化准确性和速度,加快实验 室成果产业化速度,推进工厂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考核指标:开发1套应用于创新药的商业化连续化生产工艺, 采用合成制剂整合的全连续化工艺,实现API产量达到规模化制 备水平,获得CDEFDA批准;产品应用于不少于5个创新药或 改良新药原料或制剂的生产,不少于至少3个项目进入临床试验 阶段,争取有项目进入商业化生产;申请不少于2项国内外发明 专利。预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

有关说明: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省财政资助经费原则 上不超过15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