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鹤壁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申报指南
发布机构:(略)
发布日期: 附件:0个
重点摘要
关键词
附件1
2025年鹤壁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申报指南
一、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领域
101 “三聚”产业链:环保可循环聚氨酯材料,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原料制备,高性能化加工改性技术,工业化生产合成工艺,节能减排,材粉分散性控制,成型工艺,规模化、系列化生产工艺。
102 特种纤维材料:高分子量超高模量全芳聚酰胺纤维的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柔性复合材料核心技术。
103 高分子材料:高耐候性聚氨酯交联剂开发和产业化技术,专用树脂、促进剂研发及绿色制备技术,短流程、高混炼加工装备的设计与开发技术,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究,新型脂肪族二元胺的开发。
二、电子电器产业领域
201 汽车电子电器:新一代高压低阻抗高载流、高速数据传输、车载扁平化柔性线缆等连接及传输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模具数控相关技术,车载高压传输系统铝代铜、高速传输系统光代铜等轻量化核心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车身区域控制器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车用传感器、车载智能仪表、流媒体后视镜、多源信息融合,高击压的增强型GAN功率器件新结构设计与制备、新能源汽车车规级220V逆变电源智能分配关键技术等。
202 数据安全:研究国密加密算法和连续数据保护技术、商用密码测评、加密备份一体研发及产业化。
203 电力设备:研究柔性直流电容器。
三、镁基新材料产业领域
301 镁合金材料制备: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制备及应用技术,高强韧、高导热、高导电、超塑性、耐高温、耐腐蚀镁合金制备及应用技术,高性能镁合金变形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302 镁合金产品:镁合金轮毂锻造成型技术,汽车零部件的镁基关键技术研发,镁合金新型手机壳体研究和制造,医用镁合金制品研究。
四、商业航天产业领域
401 航空航天关键装备:飞行器关键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机载光电探测设备,机载空气循环及压力调节系统,机载数据采集、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航空航天用高精度测量仪、新型光电液连接器、紧固件、特种阀门及管路。高效航空高速永磁电机关键技术。
402 火箭卫星:精密测量与控制、激光通信、动态组网、精准导航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多源时空信息融合应用等。
五、生物制造产业领域
501 合成生物:代糖、代蛋白及未来生物食品、医药中间体及关键核心酶制剂。纤维素酶、植物花椒中的天然产物花椒素(WGX-50)应用。
502 生物基材料:基于生物基的食品级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技术,生物基材料中间体制备技术,非粮生物基尼龙材料全链条关键技术;生物基全降解改性树脂技术、生物基特种异氰酸酯合成关键技术。
503 生物制品:生物发酵、生物酶发制备、生物工程制剂、食品添加剂等关键技术。
六、半导体及工业软件领域
60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产软件、国产硬件外设产品、CPU芯片、3D打印机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可靠性芯片封装测试技术。
602 新一代信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自主系统管控、云网智能融合、网络弹性工程等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产业化;信息编译、解析、加密与保密传输等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隐私计算技术、5G/6G无线信道环境、信道编解码、抗干扰等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可信服务环境构建、数据智能化治理、网络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应用。
603 智能制造: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群机协同系统、人机协同系统;智能生产线控制系统;面向行业的设计、制造、检测、运维、等工业软件及工业互联网平台。
604 高端仪器仪表和智能传感器:智能化、高分辨率气体检测设备,高精度电流互感器,高精度电能表;复杂环境下系统状态监测和环境感知设备;基于MEMS技术的各类高性能传感器,新型柔性传感器,新型生物传感器,多参数融合的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网联节能监测传感器,新型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传感器。
605 半导体:电子特气,纯化复合工艺,回收利用技术,功能型气体定制化学色制造与循环经济;新器件、新工艺、芯片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速光通信、射频、基带、智能信息处理等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微纳力学、光学、量子等智能感知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高可靠功率器件、高速微型连接器等光电子、微电子器件及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及可靠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稀有电子气体纯化技术;关键核心零部件与数控软件;半导体、微纳零部件制造专用生产、检测关键设备。
七、民生公益事业领域
701 社会民生: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农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安全应急系统和装备,重大事故预警、管控技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灾情快速查勘设备和技术,碳中和、碳达峰技术,中医药膳产品开发技术,臭氧和PM2.5动态源解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多模态医学图像分割与识别、数据要素的一体化智慧养老体系及适老化。
目标要求:突破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支持联合创新,每个专项应申请或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等知识产权5项(含)以上,其中至少产生1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实现应用及产业化,税收贡献显著,获得不少于研发投入的经济效益产出。公益类研发项目不受经济效益条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