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查询网
最新收录:
中国工程院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 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025-07-10
- 07-10
- 07-10
- 07-09
- 07-07
- 07-07
- 07-07
- 07-07
- 07-07
- 07-01
- 06-25
- 06-22
- 06-11
- 05-31
- 05-31
- 05-31
- 05-29
- 05-29
- 05-29
- 05-29
- 05-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查询快捷入口2025版
最近更新:05-29
- 例1.针对工业含硫气体低压脱硫过程驱动力不足等导致的难以深度净化问题,本课题通过在填料表面构筑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复合膜的方法来调控填料表面润湿性,优化液体分散性能和提升填料传质/混合性能,并结合吸收剂配方的优化开发形成超重力深度脱硫新工艺,实现对硫化氢的深度净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_x000D_(1)设计了由功能纳米粒子、粘合树脂、树脂改性剂等组成的纳米复合涂层,通过调节纳米粒子含量实现对填料表面润湿性和亲疏水性能的调控。采用改性填料的液滴分散锥角达到约93%,与母液滴相比,分散液滴粒径减小约50%,液滴分散性能显著改善。_x000D_(2)考察了新型填料超重力反应器的混合/传质性能,证实表面微纳化处理可以显著提升反应器的混合性能,并将反应器的传质比表面积和传质系数分别提高15-20%和10-20%。_x000D_(3)考察了新型填料超重力反应器的脱硫效果,H2S的脱除率可达99.94%以上,达到了常低压条件下深度脱除硫化氢的指标要求。_x000D_(4)通过量化计算筛选了复配吸收剂的关键组分,优化对硫化物的吸收能力。吸收剂对H2S的脱除率可达99.99%,有机硫的脱除率达到99%,实现了硫化氢和有机硫的共同深度脱除。...
- 例2.针对干旱、低温、土壤酸化3种逆境导致玉米产量波动的问题,开展春玉米抗旱、耐冷、调酸技术研究。确定抗旱高产玉米品种2个、蒸腾抑制剂1个;明确了干旱区覆盖减蒸保墒抗旱的技术效果,该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10%以上。基于自然降水和有限水资源的抗旱稳产增效技术模式展示田较对照生产田增产10.1%和12.1%;WUE提高11.5%和12.7%。明确低温冷凉区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和响应机制。覆膜增加了土壤温度,补偿了气温积温的不足,使有效积温得到提高,致使生育进程提前,提高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为玉米百粒重增加和后期脱水赢得时间,进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春玉米耐冷稳产增效技术模式展示田较生产田增产玉米29.37%。酸化土壤导致碳氮比失衡,土壤中氮磷钾大量累积,pH值降低,交换性酸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丰度均有所改变,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通过秸秆还田及增施有机物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丰度,培肥耕层,增加玉米产量。土壤酸化调控玉米稳产增效技术模式展示玉米增产率12.7%。3种逆境代表了吉林省东、中、西不同的生态区域,抗御3种逆境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展示,降低了吉林省因逆境引起的玉米产量波动,实现了抗逆稳产增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用分析入口2025版
高级分析功能请使用《全球科研项目交互分析系统》>